——記勞動模范、總部塑編廠圓織操作工幸雙輝
圓織崗位是塑編廠較為艱苦的崗位之一,車間噪音大、氣溫高,許多員工在這里工作三五年就開始打退堂鼓,但是幸雙輝卻在這里扎了根,一干就是十一年。除了擁有過人的毅力之外,還因為她深信職業(yè)無貴賤之分,只要肯付出、肯鉆研,行行都能出狀元。2014年她個人總產(chǎn)量超過了65萬米,總出勤天數(shù)324天,是當之無愧的企業(yè)勞動楷模。
幸雙輝,2004年10月進入公司工作,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努力,克服重重困難,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圓織技術,從一位農(nóng)家婦女成長為擁有嫻熟技術的圓織操作工。
她責任心強,工作積極勤奮,做事麻利。她操作的3臺圓織機全年都是編織操作內(nèi)粘布,比普通布對員工的責任心要求更嚴格,除了要關注布面平整度,還要關注內(nèi)膜是否有慢跑氣和不到邊現(xiàn)象,稍不留神就將直接影響成品合格率。
她憑借自己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操作技術,毫不畏懼,迎難而上,以高產(chǎn)量、低廢品率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。每個月她的產(chǎn)量都位居前列,而廢品率一直都保持在較低水平,在廠區(qū)的月評比中,她曾多次被評為“本月之星”。她深知“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”的道理,并沒有因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,而是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。
光憑技術好,未必就會有高人氣。幸雙輝人緣不錯,除了技術嫻熟,更多的在于她樂于助人。鄰近機臺出現(xiàn)大數(shù)量的斷線或是撞梭,她會立即過去幫忙,而且她穿絲又快又好,單人一個班的工作量,在她的幫助下,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。她從不讓領導和同事失望,盡心盡責扮演著“織女”的角色。無論工作還是生活,她都給予同事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。工作上,她任勞任怨,設身處地為公司、為廠里著想,換盤、換色的苦活累活,她從不推脫;遇到下班的姐妹換色,她也會主動留下來給予幫助。當其他同事在工作中產(chǎn)生矛盾時她還主動幫忙調解,給雙方做思想工作,不讓同事帶著情緒上班。生活上,她是圓織工們的貼心人,姐妹們有煩惱都愿意向她傾訴,能解決的,她當仁不讓;實在無力解決的,她就會及時向工廠反映,幫助解決。
做好一天的工作容易,十幾年如一日地做好工作就異常艱難了,然而幸雙輝做到了,她無怨無悔,用辛勤的雙手編織自己的人生。歲月流轉,在洋豐燦爛的歷史長河中,總有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人物感動著我們,總有一股又一股這樣的力量激勵著我們,讓我們學習榜樣,努力拼搏,為洋豐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發(fā)向前。